一本共享臺灣美好生活的雙月刊 ☕️ No.123 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吃美食|聽音樂|看電影|聊旅行|懂設計 為你每一天的精挑細選| @oneday_co ⠀ 👇🏻各期故事、Podcast、生活選物點這裡
67 % z @oneday.magazine's followerů jsou ženy a 33 % jsou muži. Průměrná míra engagement na příspěvcích je kolem 0.7 %. Průměrný počet liků na příspěvek je 238 a průměrný počet komentářů je 6.
@oneday.magazine miluje publikování oVzdělání, Cestování, Jídlo, Umění a řemesla, Novinky, Modeling。
121,195
Sledující
0.7%
Míra angažovanosti
244
Závazek na příspěvek
238
Průměrný počet liků na příspěvek
6
Průměrný počet komentářů na příspěvek
412,982
Globální žebříček
2,118
Žebříček v zemi
125
Žebříček v kategorii
Trendy růstu sledujících a příspěvků
Trendy růstu míry angažovanosti
Pohlaví publiku
Dominantní věková skupina
Míra angažovanosti
Lajky a komentáře
Pozoruhodní influenceři
Audience Brand Affinity
Podobné účty
170,621 followers
138,523 followers
128,787 followers
127,694 followers
121,206 followers
112,416 followers
108,526 followers
105,363 followers
84,158 followers
83,165 followers
78,461 followers
70,311 followers
66,709 followers
65,770 followers
64,631 followers
62,336 followers
Nedávné příspěvky
☕️ No.123 六月號新刊上市 ✏️ 編者言 -- 〈咖啡時光〉 若你從臺大誠品切進溫州街,一路向辛亥路高架方向走,沿路會遇到 #雪可屋、 Picnic #野餐咖啡、還有落在街尾的路貓(#路上撿到一隻貓),三家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各有擁護者,也凝聚著不同同溫層。 而我獨鍾 Picnic,木桌木椅的溫潤調性,擁有大片窗景與陽光的靠窗獨坐區,儘管座位稍嫌擁擠卻不惹人生厭(當時覺得鄰桌人的話題每每都十分有趣),還有不得不提的鹹派與司康有多好吃,每次看到老闆娘從烤箱中拿出鹹派,我都覺得她是好偉大好偉大的人。 對臺大學生而言,溫羅汀安頓了多少期中期末前的夜晚。能邊喝著冰美式邊聽著店內放的 Norah Jones,讀累了還有甜食補充熱量,昏黃的燈光、店員敲咖啡把手的聲響、烤箱飄溢出的奶油香氣、牆壁上各式藝文 DM 與海報⋯⋯有那麼一刻你會感受到你確確實實地被這空間包裹住、被好好地接住,讓你身體放鬆,靈感伸展,平安快樂。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從不那麼典型的咖啡館當開篇,#白日夢 落在金山半山腰上一望過去就是整片汪洋,矮桌椅、大操場,彷彿回到小時在課堂上愛發呆作夢的時刻;再循山路造訪 #山中客廳,恬靜自在的空間,再加上開朗健談的汪汪與 Camel,讓人不自覺卸下都市裡的防備; 恆春半島上的 #開門見山樹屋咖啡,是生態導覽員寶媽心中的夢土,喝咖啡曬暖陽看星星,或許落山風吹來的是自由的氣息;也跟著王敏翰一手打造的 #Jimny咖啡車 上路,在山野林間穿梭隨遇而安,整座島嶼都真能是他的咖啡館。 後半部我們走回城市。獲得世界沖煮冠軍的咖啡師徐詩媛,如何成為咖啡與顧客的 橋樑,沖出一杯讓人心服口服的咖啡;而擅長用聯名創造驚喜的 CAFE!N,看經營 者 Henry 是如何讓咖啡館成為載體,讓好玩的事情在這裡發生。 南下拜訪在高雄經營了 25 年的 #步道咖啡,老闆張孝維將大半生投注在咖啡與閱讀裡,讓步道成為承接夜晚城市靈魂的所在;而在空間裡大玩策展的鼴鼠 #Error22 與 #二子咖啡,流著夠 酷夠怪的基因,成為南部創作者們的小小綠洲。 而你的生命裡,是否也有因為旅行、因為際遇而讓你深深記得的咖啡館?劇場人 #蔡柏璋 分享了記憶裡的一間店,讓我們的生活對遠方能一直留有期待與眷戀。最後的小小單元是我的私心,在社群上以分享嘉義咖啡館為主的 Ms.Kuishinbou 帶來五樣她珍愛的甜食,不禁又多了造訪嘉義的藉口。 每次從溫州街散步回家,看到 Picnic 仍舊燈光熠熠,裡頭人們聚精會神低頭在自己的工作裡像是一個個神聖的小宇宙,儘管現在少去了,但仍會猛然想起十年前也一樣坐在那個位置上的自己,那麼自在,那麼自由。 — ・撰文|主編 林家豪 ・封面設計|陳芳儀 ☕️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至主頁連結立即訂購 ›或至 #小日子商号 華山店、審計店,及 7-11、金石堂、誠品等各大通路購買
119
0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有沒有一間咖啡館,能讓你安放身心?」 ☕️ 在主頁連結立即預購! . 推開門,店內的咖啡香混雜著現烤的三明治香氣讓人安心,選擇坐在靠窗的角落翻開書或是打開電腦,舒適的椅子讓人感到被好好包覆著。 店貓店狗時不時在你的腳邊蹭蹭,伸著腰打個懶欠,你一邊驚喜地聽著店內輪播著自己私愛許久的歌手專輯,一邊吃著今日限定的水果戚風,確實是生活中微小的幸福,但也拯救了被工作或人際緊繃著的自己。 有人戲稱,臺灣一半是海一半是咖啡店。我們的咖啡文化如此精彩,多元且分眾。但仔細回想,我們在城市裡日常使用的卻總是那幾家,能銘刻在記憶裡的也幾乎是同個雛形。 本期封面故事將帶你走進山林與城市間的咖啡館,和那些將生活的熱情全投注於咖啡的人們交流,一起找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愛上一間店? ​.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白日夢 Tea & Café: 為愛做夢的人開一間店,在白日編織心中的藍圖 山中客廳 @shanzhongketing : 偶然成為山上人家,招呼有緣的人與故事 開門見山樹屋咖啡 @3treehousecafe : 在湛藍晴空下的苦楝樹,蓋讓人遺世忘憂的樹屋 居米咖啡 Jimny Coffee @jimny_coffee : 停泊山海城鄉的咖啡車,上路就是追夢的過程 . 徐詩媛 @shihyuanhsu : 注入與人分享的溫度,沖出一杯世界認證的咖啡 CAFE!N @cafeintw : 創造留白與餘裕,讓好玩的事情在這裡一加一大於二 步道咖啡館 @caffe_strada67 : 有沒有一盞燈,在整座城市睡去時承接你我的不完整 . 那些在咖啡館得以喘息的片刻 @paochangtsai M&S:Lay Bricks in Seoul 那須獨旅:1988 CAFÉ SHOZO in Nasu 鼴鼠咖啡×二子咖啡 @error22mole @asleepcoffeebar : 制式化的生活我不想過 所以用策展在咖啡店裡做夢 @ms.kuishinbou :嘉義咖啡館五選 ​. ✦ 專欄 馬世芳 @mafang : 來杯咖啡,用一首歌的時間 陳雪 @chenxue1970 : 咖啡店游牧 ✦ 說說話 張曼娟 @manchuan320 : 對人事情愛拿得起放得下,氣派活出自己模樣 ✦ 插畫家創作日記 張梓鈞 @chunchun.c_ : 讓真誠的自我在筆尖浮現,耐心等待靈感開花結果 ​. ✦ 租屋是種姿態 凃立葦 a.k.a. 台北爆凃 @lxwxt : 有一間小屋安穩自身,享受即興在生命發生 ✦ 我們喜歡的店 波粼 @sparklingwaterripples : 用古董和花朵打造家園,波光倒映一片田間歐風 ✦ 小吃風景:屏東篇 徐孝晴:移民城市的飲食風貌,我從早餐開始探索 ​. ✦ 一件事 中和華新街|奶茶烤餅粑粑絲,野味私廚和陶藝家私藏的滇緬美味 尾道 LOG|讓自然還給每一位造訪者,浸潤在有山有海有光的粉色空間 媽祖繞境|牢記睡在路邊的謙卑與神聖,生命裡的困頓與流浪也能甘之如飴 義大利咖啡生活|義大利人喝的是咖啡,也是生活的節奏 迷路體質|我的身體裡,有個和世界反方向的指南針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生活雜誌 #咖啡館 #探店 #咖啡文化 #特色咖啡館 #咖啡館介紹
434
1
☕️ #封面故事 精華整理|來自 #徐詩媛 @shihyuanhsu 的 6 個家用手沖入門必備小物,沖出自己的第一杯咖啡! . 🫘 ➀磨豆機 磨豆機款式眾多,推薦大家到咖啡展逐一試磨,感受 #搖桿 和 #刀盤 是否順暢好施力,也觀察刻度有沒有清楚顯示,和下方 #粉倉 拆裝時不能讓咖啡粉灑出來。 🧹➁清潔工具 磨豆機每次使用都需要清潔,使用相機店買的 #吹球、#軟毛刷 除去粉末,用 #長桿硬毛刷 處理溝槽,以免殘粉的油耗味影響咖啡風味。 ⚖️ ➂電子秤 初心者通常以料理秤替代,但自動關機時重量便會歸零,如果有長期沖煮的打算,可以考慮價格略高的 #咖啡專用秤,計時器功能可幫助精準掌握每次沖煮的時間。 🫗 ➃濾杯 我最推薦 #平底型,又稱做 #蛋糕濾杯 或者 #波浪濾杯,口徑大、注水範圍廣,水流速度小而均勻,適合還在練習操作手沖壺的新手。建議一定要使用 #濾紙 讓口感更乾淨。 🫖 ➄手沖壺 最值得投資的手沖咖啡靈魂器具,電子型的加熱速度快、能以度為單位設定溫度,推薦「#尾巴型」的握把,以及水柱最好控制的「#細壺嘴」,會讓動作更省力。 🥃 ➅下壺 沖煮後「#聞香」的方式隨口徑大小略有不同,#寬口 可以把鼻子埋進去確認味道,#窄口 壺以聚集咖啡香氣為主,視個人喜好挑選,透明壺身可以觀察咖啡的色澤和容量。 . 從容易入手的道具起步,進入千變萬化的咖啡世界✨ 〈注入與人分享的溫度,沖出一杯世界認證的咖啡〉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手沖 #手沖咖啡 #WBrC #咖啡用具 #精品咖啡 #手沖濾杯 #手沖壺
105
0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徐詩媛 @shihyuanhsu 帶著樂意分享與交流的熱情,從咖啡新手到世界冠軍: . 進到一間咖啡店,你會選擇坐在哪個位置?跟我一樣常獨自上門的人,都會下意識走入吧檯的座位,和今天沖煮咖啡的人打招呼,主動開啟話題,分享喜歡的風味,近距離欣賞飲品製作,是我對吧檯深深著迷的原因。 當站在吧檯裡的人是我,我也期待有人坐到面前。有些客人不好意思先開口,我很樂意做發話的角色。咖啡廳的吧檯不只是工作區,也是好好坐下來放鬆交流的歇腳處。 我很幸運能遇見咖啡,滿足我喜歡不斷學習的個性;幸運得到一次『當下的成績』,才有更多門路看到廣大的咖啡世界。接觸到咖啡豆的產區後,才發現風味不一定是群眾文化影響,中間有太多因素——沒有研究到一個地步,我是不會停下來的。 在專業上持續學習是我的興趣,也是咖啡師的重要使命——用咖啡當媒介,連結人跟人之間的溫度;顧客如果願意跟我溝通,我會搭建橋樑,平易近人地分享我的知識。 愛好的風味因人而異,我也願意適當調整,這是身為咖啡師的專業能力。竭力達成客製化仍難免有 20% 的人不喜歡,但如果願意反映想法,讓我瞭解哪裡可以更好,我會覺得很開心,一定會盡全力找到滿足需求的方法,非常樂意再特別沖一杯。 . 〈注入與人分享的溫度,沖出一杯世界認證的咖啡〉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徐詩媛 #手沖 #手沖咖啡 #WBrC #世界咖啡沖煮大賽
105
0
👂專欄作家|在金曲獎前夕,把耳朵借給 @mafang,品嚐咖啡與華語流行歌的源流: . 描寫失戀、單相思的傷心情歌,最常出現的當然是酒。若是猛喝咖啡,畫面好像不太對勁。早年喝咖啡是帶著儀式性的「社交飲料」,當年歌裡的咖啡都是在外面喝的,不會在家自己沖,而且常常配著酒一起下肚,反正失戀了,傷胃就傷胃吧。 早年流行曲裡的咖啡,意象多半就是一個「苦」字。到了1980 年代,咖啡館成為城市日常生活一部分,歌裡的咖啡,漸漸有了香氣,有了細節。很多時候,咖啡單純用來提神、熬夜,且經常與香菸相伴,尼古丁和咖啡因都是戒不掉的癮。 #陳綺貞〈九份的咖啡店〉吸引了很多海外觀光客到九份朝聖;從樂團 #1976 的〈咖啡店〉,到 #那我懂你意思了〈我打工的咖啡廳〉,重要的也是店,而非咖啡。1990 年代中期義式咖啡風潮大作,想來這兩首歌裡的店,應該都有厲害的 espresso 機。 還有一個團,無視潮流,把不講究的咖啡和不講究的酒寫到了同一首歌裡: 活在不屬於我的城市裡 堅持理想,就像泡杯即溶咖啡一樣簡單⋯⋯ 喔!美夢灌醉了上一個世代 我也只是激情地活在一場宿醉裡 這是 #傷心欲絕〈一整個世代的宿醉〉。一杯即溶咖啡,大概沒辦法處理這種規模的酒醉。咖啡愈喝愈難睡,酒愈喝愈糊塗─人生的大哉問,答案畢竟不是杯中物。 . 〈來杯咖啡,用一首歌的時間〉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馬世芳 #耳朵借我 #作家專欄 #音樂人 #樂評人 #金曲獎 #流行音樂 #華語金曲
90
0
🌆 #有一間咖啡店是我出國的目的|劇場創作者 @paochangtsai 曾在首爾的 Lay Bricks 咖啡館,邂逅了短暫的緣分: . 文字・攝影/蔡柏璋 那年我到首爾演出,在後臺遇見了 M,他希望可以帶我逛逛首爾,Lay Bricks 便是他帶我去的第一個地方。離開後持續與 M 保持聯繫,竟也漸漸與 M 無話不談——他偶而問我一些臺灣歌手或演員,我也會請教他幾句韓文。 某次 M 還特地錄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給我,也是最後一次相談甚歡的回憶——沒幾天後,他就突然消失在社群媒體上。我充滿困惑,自問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惹對方不開心了?訊息,從已讀不回,變成未讀。 隔年我又回到這間咖啡店;撇除真心喜歡這裡的氛圍及食物外,其實也想碰碰運氣:會不會巧遇 M 呢?我從前總認為世間萬物的果,一定都有因;不會有人突然轉頭就走,不會有人莫名其妙就不聯繫。但,真的不會嗎? 幾年後認識了同為韓國人的 S。某次閒聊中不經意提起 M,也沒想太多,S 説:「我們曾經交往過,但我離開了他」,「什麼時候的事?不介意我問的話」⋯⋯ 嗯,大約就是我與 M 首次相遇的時候。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無法用有限的時間量度;M 終究還是消失了。記憶中的當年,我們似乎都很需要彼此,但可能我們當時,都只是不被我們需要的人需要而已。 記憶不可靠,但咖啡店還在;而我,會一直回去。 . "M & S: Lay Bricks in Seoul"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異地 #旅遊 #異國回憶 #旅行 #首爾咖啡館 #韓國咖啡館 #LayBricks #蔡柏璋
187
0
#封面故事 coverstory|行遍各地的 @jimny_coffee,背後其實有著微薄但重要的心願,他這麼說⋯⋯ . 我不喜歡被生活綁住——國中畢業後在家業、餐飲業、甚至是街頭藝人切換,試著投入在真正喜歡的事情,好像就能更靠近自由點。 以往幾乎與咖啡無緣,從未有過要開店的算,直到去年中爸爸因癌症驟世,失去至親的衝擊與徬徨,讓我迫切想嘗試從未做過的事情。 那陣子剛好入手了 Suzuki Jimny,直覺告訴我何不結合車與咖啡,沒有太多思考,心已在出發的路上。我改造了後車廂、裝上等比放大的咖啡豆模型,像把對咖啡車的憧憬塞進車內,淋漓盡致地用光所有空間。 曾經歷過第一次出攤的慌張挫敗、遇過單日三百杯的驚人時刻,但身心隨著咖啡車停泊山海之間,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也因為咖啡車的獨特外型在社群上發酵,讓我遇見以為得要很厲害的人才能擁有的合作機會。 去年爸爸在病房擠盡力氣拋出話語,說希望我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沒有錢也沒有關係,開心是最重要的。上路前就決定將經營咖啡車的一半淨利捐給癌症基金會,哪怕微不足道,也希望天上的爸爸能夠開心。 我知道聽起來有點傻,但夠傻才稱得上是追夢吧。 . 〈停泊山海城鄉的咖啡車,上路就是追夢的過程〉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居米咖啡 #行動咖啡車 #咖啡車 #特色咖啡店 #suzukijimny #勵志故事
906
6
☕️連假到嘉義來趟 #咖啡館小旅行 吧~跟著 @ms.kuishinbou 造訪嘉義市區的精選店家!#內附地圖🗺️ . 因咖啡館凝聚在一起的小城嘉義 文字/攝影|Ms.kuishinbou 嘉義的咖啡店隱藏著一種獨有的氣味韻致,令人深刻著迷。那般氣味蘊含著職人們對於咖啡之事的深愛與熱忱,從空間、咖啡、器皿挑選延伸至餐點呈現,都與在地樣貌有緊密的連結性。 我的攝影技能是從「零」開始摸索,漸漸地不再追求刻意的美好畫面,而是迷戀快門當下的感動。有時靜靜看著沖煮咖啡的模樣,就算蒸氣氤氳遮住半邊臉龐,也想捕捉最真實的美,在光線灑落的時刻,讓所有事物重返樸實自然,是最美的一瞬間。 . ☕️スピード supiido @supiido_50 位於近三百年的廟宇旁,擁有獨特的風土魅力。已有二十多年歲數的鐵皮老物件再修繕後,透過萃取人生風景裡的迷人速度、在地街景裡的生活樣貌,匯聚著渾然天成的快樂劑量。 推薦品項|桔美式 . ☕️睦嶋咖啡 @mnislandcoffee 隱身在舊城老街裡,包覆著低彩度的空間感,在跨越冷調金屬的主軸語彙之外透入粼粼波光。自烘的豆香與甜點的細膩韻致相互呼應,在新舊共榮的生活氣息中雋永流轉。 推薦品項|快樂拿鐵 . 木商珈琲 @mokusho_cafe 由 Morikoohii 森咖啡延伸而成的全新品牌。以往是販售庖廚柴薪的老舖,時光流轉至今,歷史紋理凝結老件與時間軸的美好形狀,進化為探尋生活感的味覺輪廓,綻放木都的細節。 推薦品項|限定版!梅乃宿白桃果物酒布丁 . 二屾 @ershen.cafe 來自巴倫司康的全新維度探索。推開綠色木門後,像是轉開通往另一個時空的鑰匙,空間意識的渲染力飽滿而立體。爬上二樓後,在人文風雅的成仁街裡,如大山般安定來往的身心。 推薦品項|隱藏版!季節水果帕菲 . 栗葉 @liaison_cafe65 回歸至 2016 年「小間食堂」的記憶原點,經歷幾年的歲月淬鍊,手作麵體是無可取代的風味轉譯,甜點的輪廓紋理也描繪地溫柔動人,沉浸在味蕾中的感知想像,已悄然堆疊至頂峰。 推薦品項|水蜜桃帕菲 . 〈食物記錄家 Ms.kuishinbou 的嘉義咖啡館五選〉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嘉義市 #嘉義景點 #連假行程 #特色小店 #嘉義咖啡館
1,179
9
🚗迎接連假,走一趟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或在 #全家便利商店 品嚐客家風味小食! . 花啦嗶啵 Falabidbog 是客家話繽紛多彩的意思。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承載著客家小鎮能量與文化多元聲量,試圖開啟客家想像中新的頻道與路徑,藉由藝術、設計與飲食文化等跨界迸發,讓大眾看見客家文化的交織繽紛。 . 不在台三線,也吃得到沿線客庄風土與美味!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聯合全家便利商店、飲食實驗計畫策展人王詩鈺,運用 “Slow Fast-Food” 概念,將客庄的慢食慢活與新世代的飲食快潮流做結合。 除了提案梅乾菜等經典客家元素外,也試圖將秋冬時節盛產的柑橘轉做果醬,讓酸甘風味延續至盛夏,與麵包、三明治結合,甚至是融入咖啡氣泡飲中,誕生出獨屬於臺灣風土的特調。 將客家小炒餡進潛艇長堡裡,也是創新之舉。全家鮮食採購經理鄭雅文帶領團隊走進客庄餐廳:「小炒得體現鹹香肥客家菜三要素,魷魚和豆干也要調整口感來迎合鬆軟的麵包體,讓咀嚼時能相互搭配」。 全家甜點品牌 “minimore” 的採購經理林祐生坦言道,麻糬是經典米食點心,卻在開發茶粉包時遇到難關——市面茶包樣品很難復刻手工擂茶的顆粒感。最後團隊幸運地找到配合廠商,讓消費者能吃到滿盈穀香的豐富口感。 全家與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合作,誠意十足地開出十二款品項,將一場大型的客家文化飲食計畫,落實到便利商店的常民生活,讓三餐的某一刻,都彷彿成了「花啦嗶啵」的台三線,繽紛多彩,有滋有味。 . 〈以食物帶我們抵達台三線,便利商店也能是城市裡的客庄〉 完整內容收錄於小日子 No.123《讓心弛放的咖啡館》 ▸▸ 點主頁連結閱讀精選文章 .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台三線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客庄 #客家文化 #端午出遊 #連假行程 #藝術季 #客家料理 #超商新品
224
0
#小日子誰喜蹦 #Podcast 走入劇場,就能保有一段「逃離日常秩序」的魔幻時光,你怎麼不快來? ​ 【我的作品是面向觀眾的鏡子 當你看戲時 戲也在看你】—ft.郭文泰 🔍 在你的收聽平台搜尋「小日子」 . 來自美國的郭文泰,大學時期到臺灣學習國劇,原本只計劃停留九個月,但因為目睹臺灣小劇場的蓬勃發展,同時被臺灣劇場工作者互相幫助的精神感動,決定在這篇土地上開展創作生涯。 從只會說「你好!我是郭文泰!」的兩句中文開始,以作品當成橋樑與人溝通,更成立「河床劇團」,擔任導演及藝術總監,至今來臺已逾三十年,是臺灣劇場中「前衛」及「實驗」的代表藝術家。 ​ 「我過去二十五年累積的作品,裡面所有的對白,全部加起來應該不到三分鐘。」郭文泰的作品打破戲劇內容的框架,擅長開發裝置、改造空間和設計表演者的身體姿態,製造如畫或雕塑般的感官幻覺。 劇團的知名系列作品「開房間計畫」,在飯店旅館的房間中上演,每場演出只有一位觀眾,這齣極為親密的作品,在文策院的支持下延伸成VR360作品《遺留》,甫獲盧森堡城市電影節沈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 ​ 更多關於郭文泰的創作故事,立即收聽本集小日子誰喜蹦! . 本集節目與 #文化內容策進院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合作 . 喜歡本集節目,給我們五星好評⭐⭐⭐⭐⭐ 也歡迎到 Apple Podcast/Spotify 留言想說的話! . #小日子誰喜蹦 #小日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 #專訪 #藝術類podcast ​ #郭文泰 #VR劇場 #河床劇團 #開房間計畫
36
0
* Copyright: Koncovým vlastníkem autorských práv k obsahu jsou tvůrci. Tyto informace, včetně obrázků, textů, videí, příspěvků a profilů, jsou zveřejněny na veřejné doméně a příslušných sociálních médiích pro veřejné prohlížení.
FAQ: Statistiky a náhledy na Instagram pro @oneday.magazine
Jak mohu získat statistiky a analytické údaje o Instagram pro @oneday.magazine?
StarNgage nabízí komplexní analytické zprávy, které poskytují klíčové metriky a náhledy, abyste plně pochopili @oneday.magazine. Můžete prozkoumat různé aspekty, včetně statistiky sledujících na platformě Instagram, jako jsou trendy růstu sledujících a příspěvků, míra angažovanosti a trendy růstu. Kromě toho získáte informace o průměrném počtu liků a komentářů na příspěvek, uvědomění si demografických údajů o vašich sledujících nebo publiku, údaje o značkové příslušnosti, zmínky o relevantních hashtagech, podobných účtech a nejnovějších příspěvcích.
Kolik je právě následovníků u @oneday.magazine na Instagram?
K nejnovější aktualizaci @oneday.magazine na Instagram nasledovalo 121,195 followerů.
Jaké informace a analytické údaje jsou zahrnuty ve zprávě o plném rozsahu pro @oneday.magazine na Instagram?
Naše plná analytická zpráva o Instagram poskytuje komplexní přehled o @oneday.magazine na Instagram. Tato zpráva zahrnuje podrobné informace o růstu sledujících v průběhu času, metrikách zapojení a frekvenci příspěvků, jak týdenní tak měsíční. Pro přístup k této podrobné zprávě se prosím zaregistrujte a vytvořte nový účet StarNgage nebo se přihlaste do svého stávajícího účtu.
Mohu sledovat, jak se míra angažovanosti u @oneday.magazine na Instagram vyvíjí?
Ano, nástroje pro analýzy StarNgage vám umožňují sledovat, jak se míra angažovanosti @oneday.magazine vyvíjí v čase na Instagram. Tyto údaje vám pomáhají posoudit účinnost stratégií angažovanosti u @oneday.magazine.
Jak může porozumění demografii sledujících u @oneday.magazine na platformě Instagram pomoci?
Rozumění demografii sledujících @oneday.magazine na platformě Instagram může být nesmírně cenné. Umožňuje vám přizpůsobit obsah influencerů a marketingové strategie, aby lépe rezonovaly s publikem u @oneday.magazine, protože budete mít informace o jejich věku, pohlaví, umístění a zájmech.
Jak mohu využít data o značkové příslušnosti ke zlepšení své marketingové strategie na Instagram s @oneday.magazine?
Data o značkové příslušnosti jsou silným nástrojem pro pochopení, které značky nebo produkty zajímají vaše publikum nejvíce. Tyto informace mohou vést vaše spolupráce na obsahu a partnerství na platformě Instagram, zlepšující angažovanost s cílovým publikem.